close

一、前言

    現今社會在做產品都不斷強調創意,卻忘產品和使用者之間溝通的重要性,在隨著現代精密科技的來臨,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,不向茶壺或水龍頭一般,這些電子產品有著相似的形狀或複雜的控制面版介面,令人難以了解它們是做什麼的、如何控制和調整這些產品的功能,因此要如何吸引消費者對於商品之注意力,引起購買慾,為成功推銷商品的主要手段。

    就以「敘述性設計方法」作為產品設計概念,探討如何以「說故事和劇情」型態的設計方法將設計者以及消費者之心態、理念結合,做出能以消費導向的產品設計。

 

二、敘述性設計之理論分析

    敘述設計成為重要的設計派別,是非常晚近的事,大約在1990年代中期,設計界(特別是展示設計界)才逐漸有敘述設計這樣的稱呼。一些與敘述性設計相關概念的興起,諸如:產品語意、產品語境、劇本導引式設計、文化符碼、感性工程、主題樂園、主題式設計...等等在近二十年的出現,幾乎也都反映了敘述性設計這樣的觀點已經逐漸成熟,並且成為設計界所樂用的〞設計方法〞。

 

 ()敘述設計指:

1.設計作品會說故事。

2.設計作品的『造形表現』有一定的主題,子題,題素。

3.設計作品有豐富的表情。

4.設計作品運用各種造形符號,以達成『目的性』的吸引力。

5.設計作品不止追求造形美感,也追求造形的『意義』。

圖1:烤麵包機;蔡凡航,美國Cranbrook

看起來像兩片土司並排站立著,彎曲而垂直向上的線條意味著熱氣。

圖2:影像電話:Paul Montgomery,1987

借用窗框、臉部片段的構建〈眼睛、眉毛和耳朵等〉塑造影像電話的本體、聽筒、喇叭和攝影鏡頭。

()敘述設計在產品設計上的應用方法:

 我們也是先引一小段楊裕富在『創意活力』這本書中的文章。
  文化符碼的創意開發,也稱之為敘述性的設計方法。這種創意開發方法與語意與語境的創意開發方法最大的不同,是在於由大至小,而不是由小至大。就好像寫文章一樣,我們不會分別寫一句又一句不相關的句子,然後再想辦法把這些句子組起來。寫文章時一定有組織過,有個骨架,才下筆如飛。

文化符碼的創意開發基本上就是認為,設計是先有主題、先有意念的組織、先有策略,然後才是形體骨架,形體的一氣呵成與形體的修飾!

故事性組織與系統性組織
1
、將已經解決機能問題的設計方案拿出來並置,看一看。
2
、將題素層級的形體整合成子題層級的形體。
3
、將題子題級的形體整合成主題層級的象徵物。
4
、將丙項與前述的草圖結果,嘗試改變原先的機能之形體。
5
、重複前述步驟,至自己滿意為止。

  這故事性組織與系統性組織是指:造形設計就好像在敘述故事一樣,從有趣的故事,眾所熟悉的故事、神話中來尋找相關的(與機能相關或與分析的主題相關)說故事題材,或是將相關的故事、神話、熱門話題,融合成主題層級的象徵物,表現於作品上』(引自:創意活力一書p.125-126

 

三、產品設計之沿革

  在五O年代到七O年代,戰後的設計可以說只有單純的技術問題考量,受到多年戰爭的洗禮,許多城市被大大地破壞,需要大量的建設,也因此,設計師的行業開始復甦。在當時,設計的產品或建築物只要可以提供給人使用就已達到設計的目標,以當時的設計研究方法與理論,都只是單純地在產品功能與製造技術的發揮。在當時工業設計所處的狀況是:材料受到限制、沒有電腦的輔助設計、工業技術並不相當發達、資訊的發展太慢及設計的資源太少等等。

  而工業設計發展到了八O年代後,尤其在九O年代開始,網際網路和電子科技的輔助應用於設計與製造,對於設計的進程有相當大的幫助,加上新生產方法和新型工業材料的發明,設計師可以更精確的在產品細部設計上加以改進。

  近二十年來,隨著工業技術與產業結構的巨大改變、社會文化及自然環境保護等的需求,以及人類意識型態的轉變,已迫使設計內涵的條件大幅度地革新。消費者對於工業產品的滿足已不再只是純粹的達到使用目的而已,它進而皇有效的提供消費者最方便與最舒適的產品操作環境需求,此乃是近年來工業設計師所要努力的目標。產品語意學理論在設計上的應用,乃是將適合消費者使用的情境帶入工業設計方法中,敘述設計的應用可以解決此方面的問題。

四、敘述設計解析產品語意學的應用

〈一〉圖3、圖4、圖5設計作品的『造形表現』有一定的主題,子題,題素。

圖3:玩笑表情運動之ㄧ:帶點笑容

圖4:玩笑表情運動之二:青蛙打呵欠


圖5:玩笑表情運動之三:點火器

圖6:玩笑表情運動之四:木馬屠城的早餐

〈二〉圖6、圖7、圖8設計作品運用各種造形符號,以達成『目的性』的吸引力。

圖6:安娜G;Alessandro,1994

圖7:點火器:Stefano,1999

 
圖8:餅乾盒和牙籤盒:Stefano,1995、1998

 

五、結論

        就產品設計的價值觀來思考,設計成果本身乃是以當代社會、環境的人類行為之反省,無論是建築設計、環境設計、室內設計、產品設計、流行設計、視覺傳達設計或是裝飾設計,都是以「人」為其根基。身為一位設計師,必須了解人類的需求,以該需求作為設計思考的基礎依據。人類行為的反應主導著社會環境的趨勢,而設計師所經營的創作精神應是從人文思維的角度切入,而非以工業技術的引用去探討與考量設計的本質,發揮創意,引用科技的發展成果,達到共同性和親近性設計目標。

 

六、參考資料

1、楊裕富,2000,《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》,台北:田園城市文化公司

2、楊裕富,2000,《創意活力-產品設計方法論》,台北:田園城市文化公司

3、楊裕富、林萬福,2004,《後現代設計藝術》,台北:田園城市文化公司

4、楊裕富,敘事設計中心網站http://residence.educities.edu.tw/lingyf/na/

5、林明煌,2003,《工業設計思潮-設計思潮與產品造型系列》,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

6、林崇宏,2001,《設計理論與價值-設計文化與新思維的探討》,台北:田園城市文化公司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ish0223 的頭像
    fish0223

    fish0223

    fish02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